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014289933/2025-00001 | 发布机构 | 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20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20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本报告由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编制而成,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内容,报告所列统计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度,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务公开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务公开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全面提升人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及时、高效回应群众诉求,不断增强群众对政务公开的获得感。
1.拓展信息广度,依法公开透明。积极运用局门户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积极传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声音,讲好惠企惠民、富民安民的人社故事。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共计15条,内容涵盖政策文件、决算公开、人事信息等多个方面。优化工作信息发布流程,全年发布人社要闻162条,反映最新动态;发布部门和县区动态156条,展示服务经济和民生工作;发布公示公告223条,确保公众参与和监督。
2.规范工作流程,严守公开准则。通过现场申请、邮寄信件、在线提交等多种途径,完善了接收、处理和答复等申请公开环节链条。在处理的32件信息公开申请中,有12件予以公开,15件部分公开,5件因信息不属于本机关管理范围而未提供。
3.健全信息制度,优化资源管理。着力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流程,保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加强门户网站安全运维,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服务。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确保准确性、安全性,全年无失密泄密或恶意篡改安全事件。在局网站和公众号发布政策解答、服务指南、典型案例、招聘预告等信息,提升便民惠企服务满意度。实施解读材料与政策文件“三同步”工作机制,多渠道发布推送信息,扩大权威信息传播范围,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影响力。
4.丰富平台建设,展示人社风采。动态更新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持续加强人才补贴、职称评审、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劳动监察等方面工作的发布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第一时间办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工作,规范流程,及时回复。一体推进“淮安人社”新媒体矩阵,“淮安人社”主平台发布微信文章723篇,总阅读量超过90万次;“淮安人事考试”“淮安就业”矩阵公众号推文阅读超百万次,推出多篇1W+推文,“直播带岗”视频场均播放量破万。统筹推进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协同联动,提高了信息发布、解读回应、政民互动及办事服务的整体效率。
5.强化监督保障,高效安全落实。明确2025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不断规范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信息采集与报送,以“周读表”方式对板块、栏目的更新进行检查提醒,依据淮安市政务公开评估分报告逐项审视政务公开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整改到位,充分发挥以公开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管作用,打造便民惠企“直通车”,把“政事儿”办到群众心坎上。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 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1 | 0 | 16 |
第二十条 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0 | ||
第二十条 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4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 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 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32 | 0 | 0 | 0 | 0 | 0 | 32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2 | 0 | 0 | 0 | 0 | 0 | 12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5 | 0 | 0 | 0 | 0 | 0 | 15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5 | 0 | 0 | 0 | 0 | 0 | 5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32 | 0 | 0 | 0 | 0 | 0 | 32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 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未结 尚审 | 总计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
2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1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存在不足:政策解读形式还不够丰富,调查征集覆盖面还不够广泛,部分信息公开渠道有待拓宽。
改进措施:一是丰富政策解读形式。采取创新解读方式,如图文、视频、问答等,增强政策解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提供权威解读。建立反馈机制,不断改进解读质量。二是扩大调查征集范围。通过政府网站、“淮安人社”新媒体矩阵等多渠道发布信息,提高公众知晓度。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确保覆盖相关利益方。三是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优化政府网站布局功能,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并加强安全防护。“淮安人社”新媒体矩阵联动发布政务信息,提高便捷性和互动性。招聘活动等特色信息,线上线下联动宣传。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4年,我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没有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