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淮安新增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86亿,完成全年目标的190%,比去年增长61.58%,扶持1633个创业实体成长壮大,带动就业4537人;荣获第三届“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并与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市并列,成为全省创业标兵、创业项目双“十佳”的四个城市之一;老品牌焕发新活力,以淮安创富商学院为代表的一系列创业服务公益活动在时间上覆盖全年,在空间上深入社区、乡村、园区,把创业政策、创业经验及时送到创业者的身边……
2019年,淮安市人社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2018年苏北唯一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这一良好基础,主动作为、创新实干,以一份实在、漂亮的创业服务成绩单,续写“全民创业、创富淮安”的壮美篇章。
一次、两次,还想用第三次
富民创业贷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尝到甜头
“富民创业贷不仅帮我解决了融资难题,还有财政贴息锦上添花,实实在在为我减轻了经营压力,我已经用过两次,还准备第三次申请。”提起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淮安市盛威织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胡长举赞不绝口。胡长举的公司是一家位于清江浦区黄码工业项目集中区内的小微企业,该公司专业从事酒店纺织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其产品畅销国内外。同时,该公司常年吸纳合同制用工近百名,其中大多为周边农民,对我市就业安置工作贡献颇多。
2018年10月,市人社部门在实施就业创业政策落地专项行动的过程中,通过基层平台了解到该公司因扩大经营产生资金需求,于是及时向该公司宣传了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随后,在人社部门的协调下,经办银行主动与该公司对接,通过“政银合作”向该公司及时发放为期一年的100万元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今年10月,得益于人社部门的跟踪服务,该公司在按期还款后顺利享受了财政贴息的优惠。今年年底,该公司再度因扩大生产、原料采购等原因产生资金需求,人社部门迅速启动市、区两级联动服务机制,又帮助该公司获得了200万元富民创业担保贷款。
“有了富民创业贷的助力,我的公司经营业绩蒸蒸日上,今年销售额达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年度用工也从100人增加到120多人。”胡长举说,根据规定,该公司还可以获得一次富民贷政策的扶持,他一定会把这个宝贵的机会用好用足。
2019年起,淮安根据我省相关政策在原创业担保贷款的基础上升级推出了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该贷款以具备规定条件的创业者个人或小微企业为借款对象,通过富民创业贷款担保基金等方式提供担保,由合作经办银行发放,财政部门给予贴息,用于扶持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发展。
为推动富民创业贷款政策落到实处,市人社部门多措并举精准施策。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扶持力度。截至2019年年底,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和对口协调,市区筹措担保基金近4500万元,按照担保基金5倍的比例放大贷款发放金额,贷款发放基本盘不断扩大。2019年全年争取省级贴息奖补资金516万元,中央财政贴息奖补资金127.3万元,进一步发挥创业贷款扶持力度。其次,突出分类实施,完善管理体系。我市各地全部出台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新政,涵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十类群体和小微企业,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分别提高到50万元和300万元,通过扩面、提标、降门槛等多种方式促进政策创新突破,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政策体系。我市还将富民创业贷款发放列入对各县区就业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强化制度约束和风险共担,实行全程跟踪,确保“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特别是法律顾问制度的执行,使得近年来没有发生一笔呆坏账情况,创业贷款实现100%安全回收。最后,贴近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效能。我市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叠加数据优势,推进网上办事和不见面审批,有效缩短了审批流程,大幅度提升了服务效率。
一年来,从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中得到实惠的淮安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有很多。据统计,2019年,全市新增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86亿,完成全年目标的190%,同比增长61.58%,共扶持1633个创业实体成长壮大,带动就业4537人,其中,为270名女性创业者发放贷款4861万元,为1172名农民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1.8亿元。
跻身省赛双“十佳”四个城市之一
省市级基地和项目申报硕果累累
2019年12月5日,第三届“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风采展示在南京举行,带领淮安三位获奖选手参加典礼的淮安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曹曙春从省领导手中接过了大赛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这块分量很重的奖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淮安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与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市并列,成为全省创业标兵、创业项目双“十佳”的四个城市之一。
第三届“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规模空前,共吸引全省1030个创业项目、620多位大学生创业者参与角逐。在大赛中,我市创业典型王伟伟荣获全省“十大大学生创业标兵”,其公司打造的以健康有机食品为终端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带动了周边1000余名农户就业增收;我市选送的创业项目“缔造靴履新风尚——中高端时尚橡胶鞋”荣获全省“十佳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该项目的产品远销海内外,直接带动就业140多人,销售收入达3000余万元;我市创业典型赵虎荣获大赛“提名奖”,其团队潜心研发的“农民工实名制考勤系统”开创了建筑业用工信息化管理的“淮安模式”,被国家住建部发文全国推广。
近年来,淮安深入实施“创富淮安”行动计划,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群体创新创业提供培训、融资、指导、奖补等服务,带动一批创业标兵、创业项目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在国家、省、市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以2019年的大赛为例,淮安市人社部门主动与市科技局、商务局、团市委、妇联等单位对接,充分挖掘符合条件的创业标兵、创业项目,并将组织落实好本次赛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在文案构思、视频拍摄、专家辅导等方面为参赛选手提供“一对一”服务,成功帮助淮安青年创业先锋在大赛中取得佳绩。
与此同时,我市自2014年以来开展了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和优秀创业项目认定、评审工作,每年均培育、遴选、扶持一批优秀的创业载体和创业项目。2019年,在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和优秀创业项目申报推荐中,经过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精心组织、部署发动、积极开展,最终有3家基地和25个项目获省级备案,7家基地和30个项目获市级认定。这些基地和项目不仅数量多、实力强,而且各具特色,充分展现出淮安近年来创新创业方面的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创业载体和创业者的申报积极性也越发高涨,2019年还出现了“镇长亲自来评审现场答辩”的亮点,充分展示了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和淮安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淮安创富商学院助推“小微双创”有一手
内容丰富的创业服务惠及万千创业者
每周三,市民沙先生都会买一份《淮海晚报》,因为当天的报纸上有他最喜欢的《淮安创富商学院》栏目。沙先生说:“我是一名小老板,对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很感兴趣。这个栏目一推出,我就被圈粉了,里面的内容很接地气,都是草根创业者的故事和案例,对我经营企业很有助益。”
沙先生口中的创富商学院是淮安市人社局与淮海晚报社发挥政策资源和媒体宣传的叠加优势,自2012年起携手打造的以创业服务为特色的民心项目。2019年,这一老品牌焕发出新活力,依托报纸、互联网、微信等渠道,推出一系列内容实用、形式活泼、富有成效的创业服务活动,帮助广大淮安创业者学知识、找项目、找资金、提升创业能力。2019年,创富商学院深入社区、乡村、园区举办了十次公益讲座,内容包括政策解读、信息发布、项目推介、技能培训等方面,活动期期爆满,其中,电脑P图、抖音营销、项目推介等创业干货往往让慕名而来的创业者获益匪浅、大呼过瘾。同时,聚焦身边人说身边事,全年推出20余位淮安创业者的创业故事,让创业者唱主角,为创业同仁传经送宝。在淮安创富商学院的示范效应下,全市各地人社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创业服务公益活动,在时间上覆盖全年,在空间上深入社区、乡村、园区,把创业政策、创业经验及时送到创业者的身边……(胥广福 马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