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人社要闻
市人社局组织专家深入田头精准服务
文章来源: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19-09-04


和其他“台风”一样,11号台风“白鹿”还是未敢正面“进攻”宝地淮安,只是“撩拨”来了几场中雨而已。“雨虽不大,却来得不是时候。此时正值水稻抽穗关键期和冬季蔬菜移栽期,雨水多了不是好事。”一句与市农科院副主任、水稻种植专家袁彩勇的闲聊,让市人社局专家专技处的工作人员坐立不安。

踩好节奏,开好“药方”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正是袁主任的一句话,启动了本年度的第二次“精准人社扶贫·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在涟水县南集镇现代农业示范园,李建梅投资1300万元建设的五彩果蔬产业基地,正为淮安红椒苗犯愁。接连几场雨,土壤含水量太高,种下去的红椒苗很快就变黄脱叶最终死亡。得知市里可以选派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李大姐第一时间上报了需求。市蔬菜研究所副主任赵建锋在到达基地后,不等镇领导介绍基地情况,直奔红椒大棚。“地势低洼是积水的主要原因,好在土壤是沙土,水分来得快,去的也快。等太阳出来了,可以适当增强通风,让水分尽快挥发。待水分挥发至不粘手的程度时,乘着土壤潮气,赶快起陇,这样既利于排水,也能锄草。”专家的指导,让李建梅吃了定心丸,更坚定了红椒丰收的信心。


专家服务1_副本.jpg

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从去年开始实施的 “精准人社扶贫·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一直以来坚持务实有效、精准到位的活动原则,精细排查基层专家需求,精确匹配行业专家,精准帮扶需求单位,做到每一次的专家服务基层都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一方面,从今年起,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的专家需求征集由集中申报转变为集中申报与动态更新相结合,每一次的帮扶都是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哪里有专家需求,就往哪输送专家人才,问题不论大小,只要能解种养殖户燃眉之急,能纾发展之困,专家专技处的工作人员就一定会跟进解决。另一方面,不做“盆景式”帮扶,绝不“走程序、做样子”,每次都是直奔现场,直插基层,为基层送去技术和服务的同事,绝不给基层增加任何负担和压力,坚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祛。


专家服务2_副本.jpg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基层群众最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技术,基层群众最需要哪位专家,我们就想办法请他过来指导。“花了十几万从陕西宝鸡引育的猕猴桃苗都快死光了,育苗基地技术人员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就在农业专家计划8月28日奔赴涟水帮扶的前一天晚上,市人社局专家专技处得知了这一消息。本来已经准备好的帮扶方案推倒重来,连夜咨询市农业农村局,并及时联系上了一位果树种植专家,第二天一起加入帮扶专家行列。第二天的帮扶现场,在专家的耐心询问和仔细查看下,为快要枯死的猕猴桃苗开出了救命“药方”,也保住了稻虾果蔬体验项目基地负责人范加清的血汗钱,给这位刚刚踏入农业产业的小伙子上了生动一课。

每一次的专家帮扶总能给基层匹配到合适的专家、带去有用的技术,这就是市人社局专家专技处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基层活动最大的幸福和收获,也是持续推进这项帮扶活动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精准人社扶贫道路上,每一位人社人都在努力奔跑,持续发力,为淮安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徐柱  胥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