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雨天并未冲淡淮安盛夏的热情。近日,2025年“引才工作站”高校淮安行暨百名硕博暑期总理故乡社会实践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百余名青年学子走进淮安,在四天三夜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文脉、感受产业脉动、拥抱发展机遇,与淮安写下“双向奔赴”的序章。
启动仪式:以城之名,发出“人才请柬”
8月1日上午,海棠宾馆润淮楼国际报告厅内气氛热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老干部局局长姜洪洋首先介绍了活动背景及到场嘉宾,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序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毅在致辞中向学子们发出邀请:“希望你们把淮安作为人生跑道的‘新起点’、事业出道的‘初舞台’”。这场启动仪式,更像一场精心筹备的“人才推介会”——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雄带来校地合作的深厚情谊,“南理工淮安研究院将成为创新要素流动的加速器”;市人社局党委书记高进锋则用“诚意满淮、机遇满淮、幸福满淮”三个“满淮”,详解最高30万元购房补贴、7.8万元生活补贴等政策“大礼包”,让学子们真切感受到“来了就想留下”的诚意。
仪式上,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黄炜书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李晓军主任为“引才工作站”代表授牌,市人民政府张伟副秘书长和市人社局严斌副局长为高校代表颁发就业引才推广大使聘书,胡毅部长向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代表授旗,各项环节有序推进。来自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牛浩任在接过实践队旗时,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这面旗不仅是任务,更是淮安对我们的信任。”
企业探秘: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魅力
在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展厅,讲解员的介绍让学子们停下脚步认真聆听。作为行业隐形冠军公司,共创草坪的智能化生产线与绿色环保理念,刷新了众人对传统制造业的认知。在鹏鼎控股展厅,精密如艺术品的电路板,让电子信息专业学子感叹“课本知识活了过来”;随后召开的座谈会,更架起企业与对口高校间的沟通桥梁,为校企合作埋下伏笔。
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王爱萍主任的话语让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睿深有感触:“年轻化趋势是支撑研发中心创新活力的关键。”而江苏源瓷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梦玮在活动启动仪式上那句“你尽管来,其他的交给淮安”,不仅是对人才在淮安发展的有力肯定,更成为激励学子来淮就业创业的生动感召。从全球最大PCB企业鹏鼎控股,到新能源领域的天合光能,再到食品科技龙头百斯特,淮安“7+3”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力,通过一个个车间、一组组数据,立体呈现在学子眼前。
城市漫游:历史与未来的交响
“原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家乡,藏着这么多运河故事!”在板闸遗址公园,市文旅集团精心设计的导览带领学子们穿越回明清漕运繁华时代,还贴心备好淮安好物,让大家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收获满满的地域风情与温暖心意。而淮安市规划馆内,巨大的数字沙盘则展现了这座城市“四河穿城、五湖镶嵌”的生态基底与“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
“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今天听来依然震撼。”在周恩来纪念馆,学子们驻足于泛黄的手稿前,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淮安深化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经济增速全省领先,对全省大局的贡献度不断提升,用2200年的底蕴与5413.02亿元GDP的实力,证明这里既是“诗意栖居地”,也是“奋斗新天地”。
双向奔赴:一场未完待续的“发展之约”
“研究生毕业后来淮安就业,有哪些补贴呢?”在政策咨询台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田佳琪认真记录着细节。四天的行程里,这样的“心动瞬间”不断上演:有的学子与企业HR互加微信,有的在实践手册上写满对淮安的期待,更多人则在朋友圈分享“淮安印象”,配上“下次带同学来”的定位。
随着活动落幕,学子们的社会实践报告将带着青春智慧反哺淮安,而“引才工作站”的校地合作、就业推广大使的桥梁作用,更让这场盛夏之约成为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开端。
离淮前夜,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赵伟光在日记里写道:“淮安的夏天,有周总理的温度,有产业的热度,更有对年轻人的态度。这里的故事,我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