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权益是农民工最核心、最基本的权益,解决好这一问题,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淮安市紧紧围绕根治欠薪这一重要民生工作,落实责任筑牢防线,长效治理扎紧篱笆,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冬季专项行动,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欠薪风险隐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工资支付”的原则,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开展滚动排查239户次,依托农民工工资监控预警平台、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加强欠薪风险分析研判,对投诉举报量大、预警信息较多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实地核查,分类精准施策,将欠薪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系统排查全市710个在建工程项目,对存在拖欠工资矛盾隐患的实施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对发生过欠薪问题的逐一开展“回头看”排查,强化动态监管,防止问题反弹
二是高效维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各类欠薪诉求反映渠道,加大人社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维权地址等维权渠道的宣传力度,落实首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将欠薪问题吸附在属地、化解在属地。推广“监察+仲裁”一窗受理、分类快办工作机制,实行容缺受理、要素式办案,持续优化办案程序,缩短办案时限,方便农民工快速维权。人社、信访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接访活动,推动欠薪问题集中诊断、联合会办、分类处置,确保农民工投诉有门、维权有路、讨薪有果。建成9个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实现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即立、先调、快审、速裁”,大幅提升维权效率。
三是宣传指导,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以在建工程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开展劳动用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面向80余家企业90余名劳资管理人员,开展全市劳动用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主题培训,围绕劳动合同订立、加班工资管理、工作岗位调整、劳动合同解除等劳动关系全流程开展政策宣讲、以案释法和风险提醒,指导用人单位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行为。探索开展劳动关系“健康体检”,主动上门为项目、企业排查化解劳资纠纷风险隐患,印发《淮安市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企业用工规范管理指导手册》等1500余册。